輪轂知識
發布日期:2018-05-23 作者: 點擊:
車輪——作為汽車整車行駛部分的主要承載件,是左右整車性能Z重要的安全部件。它不僅要承受靜態時車輛本身垂直方向的自重載荷,更需要經受車輛行駛中來自各個方向因起動、制動、轉彎、石塊沖擊、路面凹凸不平等各種動態載荷所產生的不規則應力的考驗。作為車輪Z為重要的輪轂部件,可以說是衡量整車質量和檔次的Z主要象征之一。那么,一款安全、優秀、美觀與實用性并重的輪轂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?
一、輪轂的基本結構
1、輪輞:與輪胎裝配配合,支撐輪胎的車輪部分。
2、輪輻:與車軸輪轂實施安裝連接,支撐輪輞的車輪部分。
3、偏距:輪輞中心面到輪輻安裝面間的距離。有正偏距、零偏距、負偏距之分。
4、輪緣:保持并支撐輪胎方向的輪輞部分。
5、胎圈座:與輪胎圈接觸,支撐維持輪胎半徑方向的輪輞部分。
6、槽底:為方便輪胎裝拆,在輪輞上留有一定深度和寬度的凹坑。
7、氣門孔:安裝輪胎氣門嘴的孔。
二、輪轂的生產流程及相關檢驗標準
1、熔煉
將原材料鋁錠(A356)經過熔煉設備,合格的鋁水必須經過抽樣成型后放到光譜(Spectrum Apparatus)里檢查成分,只有成分符合標準才允許轉下一工序。
2、鑄造
采取低壓鑄造方式,鋁水在下,模具在上,用底壓方式把鋁水往上升,透過澆口鑄造成形。
X光檢測(探傷檢查):檢測鑄件的縮松、氣泡、渣滓等情況。鑄造后會做拋光試驗。
3、熱處理
熱處理的目的是提高車輪的性能,用高溫的方式,使各種成分重新排列,提高車輪強度。
拉伸試驗:測試熱處理后毛坯的強度、拉伸力等。
4、機加
對輪轂毛坯進行機械加工,包括對輪輞、安裝面、中心孔的加工,加工中心機加是指用鉆床鉆螺栓孔、裝飾孔。還有氣門孔的加工。
動平衡:目的是檢測輪子的舒適性。
三座標:目的是檢查PCD的位置度。
氣密性:對每個輪子做氣密檢測。
全尺寸檢驗:是用于檢查新品是否符合客戶圖紙要求。
5、表面處理——涂裝和電鍍
表面處理也就是給每一個輪轂穿上漂亮的外衣,涂裝也就是Z為常見噴漆工藝,Gacosia產品全面采用德國涂裝技術和設備,確保每一個輪子都完美無瑕。電鍍——經拋光、超聲波處理、鍍鋅、鍍亞光鎳、鍍銅、鍍半光鎳、鍍鉻后,一個個時尚美麗的電鍍產品就面世了,電鍍產品由于其特有的光澤,可以讓座駕更加的光彩奪目、奢華飄逸!
鹽霧試驗:對成品做試驗,看看是否脫漆和電鍍不穩定。
輪轂檢驗標準
輪轂的形式試驗要求有三項:
1、沖擊試驗
2、彎曲疲勞試驗
3、滾動疲勞試驗
鋁合金輪轂生產過程中,還有光譜材質分析,X光探傷(X-ray), 氣密試驗,動平衡測試,徑向跳動/端向跳動測試,鹽霧試驗等也是不可缺少的。
沖擊試驗
輪轂裝好輪胎,以13度或30度的角度迎受上方重錘的沖擊,要求輪胎不得泄漏。此試驗模擬行車中車輛撞上馬路邊沿或路上障礙的情景。
彎曲疲勞試驗:不用輪胎,將輪轂周邊固定,在安裝盤上循環加扭力。要求不得有裂紋。此試驗模擬行車中不斷有的轉向時給輪轂加扭力時的情景。
滾動疲勞試驗:就是裝好輪胎,在轉鼓上滾動,測試輪轂的使用壽命。此試驗模擬正常行車時輪轂的滾動狀況。
本文網址:http://www.excelencialaboral.com/news/235.html
關鍵詞:產品分類一
下一篇:創銘帶您玩改裝